2024-09-09
“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,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,一个声音叫着:爬出来吧,给你自由!我渴望着自由,但也深知道——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……”相信很多人都记得,这些诗句来自著名的《囚歌》,而其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叶挺将军。
1941年1月,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,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,先后被囚禁在江西上饶、湖北恩施和广西桂林等地。蒋介石为进一步迫害叶挺,1942年1月3日,叶挺在军统桂林站警卫组长沈默的押送下乘机由桂林来到重庆,随后被戴笠的特务队长杨清植押送到望龙门看守所囚禁起来。在看守所,叶挺两次致信蒋介石,谴责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罪恶行径,表示“愿以一死换取部属无条件释放”。
在囚禁中,叶挺时刻都在想办法联系共产党。在望龙门关押了一段时间后,军统又将叶挺押往江北的一处秘密监狱。在押送途中,叶挺见到路边一公厕,便灵机一动,要求入厕解手,负责押解的特务不得不同意。入厕时,他快速写了一封给阳翰笙(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,从事文化统战工作)的信函,并附上一纸条:“请拾信的朋友,按信上的地址发出,将感激不尽,这五块钱作为酬谢。”然后他用一块砖头将信函和纸条压着,砖块下还有5元钞票。
一天,阳翰笙意外收到一封没有发信地址的信,拆开一看,上面写有一行文字:“我已被押解来重庆,任光在我身边阵亡,希夷(叶挺的字)。”看完后,阳翰笙立即将信函送给周恩来。周恩来看后惊喜地说:“好!我们正在设法找他呢!反动派玩弄阴谋诡计,说他生活得很好、很自由,全是鬼话!有了这封信,我就可以去找蒋介石!”就这样,叶挺机智巧妙地将被押解到重庆的消息告知了周恩来,从而联系上了共产党。
在被囚禁期间,蒋介石费尽心机,妄图用威逼利诱等各种手段使叶挺归顺。他派陈诚以保定军校老友和曾举荐叶挺任新四军军长的关系,多次对叶挺进行劝说,还许诺叶挺出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,但均遭叶挺断然拒绝。叶挺表示,国民党当局必须承担皖南事变的罪责,惩办围攻和杀害新四军将士的祸首。除了恢复新四军,由他担任军长之外,其他任何事他都不会做。
蒋介石不死心,又于1942年5月12日,亲自出面劝降。蒋介石假装关怀地问:“一年来休养得怎样?有什么反省觉悟吗?”叶挺义正词严地表示,自己没有错,顾祝同以七师之众围歼抗日的新四军才是罪恶。叶挺要求释放他,并无条件释放被俘将士。蒋介石见叶挺不为所动,遂恼羞成怒,下令取消对他的所谓“优待”,将叶挺从江北秘密监狱转押到歌乐山下的渣滓洞监狱。在渣滓洞期间,叶挺写下了不朽的诗篇《囚歌》。
后来,军统选定红炉厂蒋家院子作为叶挺的专门囚室。这里戒备森严,有8个便衣特务和16个武装警卫看守。叶挺长年累月只能在院内活动,黎明即起床在后院举石锻炼身体,饭后便在房中看书写字,患病时便由武装人员押送到歌乐山上的宽仁医院就医。
叶挺被囚禁后,夫人李秀文一直不知丈夫的下落。1942年10月,她终于通过李济深的关系,打听到丈夫被关押在重庆。她拿着李济深的亲笔信找到特务头子戴笠,要求探视叶挺,过了大约半个月,才得到蒋介石的批准。11月中旬,李秀文来到戒备森严的蒋家院子,见到须发长长的丈夫时,泣不成声。蒋介石原以为李秀文会说服叶挺妥协,但李秀文带来的却是周恩来、叶剑英等同志以及各界进步人士的问候和敬意,这更加坚定了叶挺“把牢底坐穿”的决心。蒋介石得知李秀文与中共的人有联系,立即下令停止探视。
叶挺判断蒋介石不会在短期内释放他,戴笠的监管措施又如同铁桶一般,根本无法再与共产党方面联系。与其如此,不如换个地方试试。于是,叶挺便答应陈诚去湖北恩施的提议,但提出两个条件:一是不挂任何职衔,不与任何军政人员发生关系;二是生活要民办,不要官办,不沾第六战区和湖北省政府的一碗一水,一切用度暂由老朋友周苍柏借助,以后如数偿还。1942年12月上旬,叶挺从重庆乘“同德号”兵舰被秘密押送至湖北恩施。
1945年9月14日,国民党当局派人押送叶挺从恩施返回重庆,将其再次囚禁在蒋家院子。在漫长的日子里,面对敌人的劝降,叶挺始终以正气压邪气,以不变应万变。“三军可以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”,这一抗战初期郭沫若为其写的条幅,成了他在囚禁期间用以自勉的座右铭。任凭国民党顽固派怎样威逼利诱,叶挺始终像傲雪青松一般,巍然挺立,坚贞不屈。正如周恩来所说,“十年流亡,五年牢监,虽苍白了你的头发,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”。
叶挺被囚禁期间,共产党方面一直在设法营救他。重庆谈判期间,周恩来要求蒋介石释放叶挺等人。蒋介石却玩弄欺骗手段,一直搪塞拖延。1946年初,共产党提出用国民党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与蒋介石作交换。1946年3月4日,国民党保密局二处副处长叶翔之将叶挺交给邵力子,在邵力子的陪同下,叶挺被送到重庆中山三路中共代表团驻地。被国民党当局监禁5年之久的叶挺,终于重获自由。
出狱的第二天晚上,叶挺感慨万千,他奋笔疾书,给中共中央写下这样一份电文:“毛泽东同志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:我已于昨晚出狱。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,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,在你们的领导之下,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。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,并请答复。”
很快,中共中央回复经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电文:“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三十余年的奋斗,经历了种种严重考验,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对人民的无限忠诚。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,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。”叶挺历经磨难,终于实现自己的夙愿,重新回到党的怀抱。
5年铁窗,叶挺的精神备受折磨。周恩来安排他好好休养一段时间,以恢复健康。但叶挺不愿休养,并立即投入到国共谈判的工作中。1946年4月8日,为向党中央汇报国共谈判中有关整军的问题,叶挺与王若飞、秦邦宪、邓发等同去延安。跟他同去的还有夫人李秀文、女儿叶扬眉和儿子阿九。令人痛惜的是,因飞机失事,叶挺等人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。这一年,叶挺50岁。